全国最大的信誉平台-全球十大网赌排行app

    
1 2 3 4 5

行为主义课程理论及其幼儿园课程模式

    一、行为主义理论对儿童早期教育方案的影响
    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最基本的观点是: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结果,外部的影响是形成人的行为的重要原因,故行为可以通过各种外部强化方式加以塑造和改变。受这一理论的影响,行为主义早期教育方案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儿童的行为由外界刺激所决定,因而通过控制环境中的刺激,就可以改正儿童的行为;通过观察儿童行为,并据此详细描述教育的目标和成功学习的标准,就可以开始设计一个教育方案。行为主义理论的这种影响体现在幼儿园课程的各个方面,例如,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相对于过程模式而言),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程序教学,应用小步渐进、及时强化和及时反馈等原则和方法,都吸收了行为主义理论中的许多合理成分例。运用行为主义理论作为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的早期教育方案并不少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开端计划(Head Start)中设计的学前课程、HICOMP课程等。
    二、行为主义早期教育方案的基本特点
    1、行为塑造:行为主义早期教育方案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行为塑造。为了塑造行为,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终点行为应该是什么,儿童目前所处的行为阶段,然后再以此为依据来设计对儿童行为进行干预的一系列步骤,直到取得终点行为。这就是多数采用行为分析原则的早期教育方案所采用的过程。
    2、课程标准:行为主义课程模式没有标准的课程可以阐述,课程由各个方案的目标决定。例如,DARCEE方案教授感知技能、抽象和传达技能、反应技能;课程内容被组织成单元。贝雷特可一英格尔曼一贝壳方案则包括一系列独立的阅读课、语言课和数学课,尤其强调语言矫正。行为分析课程方案则把重点放在学习技能和社会技能上。
    3、课程目标:行为主义课程模式没有一套具体的目标,但惟一的条件是:目标必须用行为形式阐述,且必须阐明评估行为的手段。在行为主义的多数早期教育方案里,目标是按日后学校教育取得成功所必需的行为阐述的。
    4、教学方法:行为主义的各个课程方案的共同特点是相似的教学方法:学习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步骤,并被按顺序排列,重点放在联想学习上;都使用某种形式的强化,不过,所用的强化可能随着儿童学习的进步而变化。开始时可能采用有形的强化物,以后则可能采用代币形式。
    5、教学风格:教师必须熟知课程目标和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必须留意儿童在每一个步骤中表现的行为,以便可以规定恰当的活动,以使每个儿童能按自己的发展水平前进,并随时准备奖励他们的适当行为;能够无视儿童的不当行为,以避免由于给予了注意而强化这些不当行为。
    6、教学组织形式:儿童的活动在所有的教学时间里都受教师的控制。教学活动都经过编序,儿童必须参加规定的活动。上课一般以个别或小组的形式进行。
    三、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两大基本学派在课程影响上的比较分析
    尽管行为主义早期教育方案有以上基本特点,但由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两大基本学派在理论上有某些不同,因此对课程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一) 行为分析学派
    1、基本观点:斯金纳倡.导的行为分析学派强调,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期望受教育者的行为产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外显的、可观察的。他们批评传统的课程目标太抽象、太广泛、太含糊,没能给教师一个明确的行为方向。所以,教学应研究并制定行为目标,精确地叙述受教育者接受某一单元的教学之后,将能做些什么。同时,斯金纳认为,学校教学之所以缺乏效果,是因为未能给学生足够的正强化,所以编序教学是合适的教学方法。
    2、课程内容结构:在课程结构上,行为分析学派强调确立明确、具体且可观察的教育目标。对教育内容的组织强调编序。课程的内容就是一系列事先安排好的,可见诸于行为的技能、概念、知识、态度和价值,且是简单而具体的。
    3、课程的实施——编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组织和准备教材,设计有关教材内容的提示和问题,这些过程就是编序。由于采用教学机,因此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经常能受到强化。个别化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组织个别、分组或集体教学,但行为分析学派特别重视个别化教学,他们承认学生有个别差异,坚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都会成功;认为应让学生以一种适合自己能力、需要的学习形式,去学习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
    (二) 社会学习理论
    1、基本观点:以班图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重视生理情绪反应和行为变化的关系,强调个人的主动参与和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克服恐惧反应,恢复健康心理和行为;重视个体的认知历程对行为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强调经过认知历程,可以解释、预测、进而有效地改变人的行为。
    2、课程内容结构:从课程内容结构上看,观察或模仿对象的选择及对这些对象特性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父母、同伴、英雄人物,甚至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均可成为幼儿的观察对象和楷模。楷模的性质包括动作的大小、强弱、新奇程度、年龄大小、性别等等。课程内容结构是楷模类型及其特征的结构,也包含幼儿相关的知识、能力、习惯和情感发展的结构。
    3、课程实施——示范教学:社会学习理论主张示范教学,认为示范教学是一种观察学习的方式,它可以省去尝试错误和不必要的损失。教师的任务是直接教学,且在教学过程中起权威作用,帮助儿童修正错误。
    四、行为主义学前课程模式
    现以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的海抗普(HICOMP)计划中所开发的海抗普课程方案为例对行为主义指导下的学前课程模式作具体分析。
    (一) 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海抗普课程方案的课程目标和内容结构分为四个维度:交往、自我关心、运动技能和问题解决。每一个维度再进一步分为次级维度。作为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四个方面:社会(父母、社区等等告诉我们什么)、儿童(儿童及其行为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的发展研究(专家告诉我们什么)及目标分析[一个较大的目标分类(break-down)和学习阶段告诉我们什么]
    (二) 课程展开的几个步骤
    1、任务分析:通常在开始教学前,课程目标应分解为较少的任务。在分析任务时,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哪些概念儿童必须知道?哪几种注意技能儿童必须拥有?哪些身体运动是必须的?儿童必须达成哪些行为结果?
    2、教学行为:当教师从课程体系中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目标,并根据需要作了适当的任务分析后,就要针对教学的目标行为选择有关教学策略,其中常见的策略有:
   (1) 示范(Modeling):对示范效果的影响因素有示范者必须是儿童所钦佩的,或者其示范是儿童乐意认同的;伴有示范或演示的清楚的言语指导;应该从儿童的观点出发提供示范;给正确的行为提供鼓励和奖赏;使观察者模仿范型实施强化。
   (2) 激励(Prompting):激励可以通过视觉的、触觉的或身体的渠道进行。教师通常会使用夸大的和积极的激励办法去激发行为,然后逐步改变或消退这种激励,使之变得更为自然。
   (3) 塑造(Shaping)或逐渐接近(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塑造的主要使命是强化儿童在行为上的每一点进步。有时,非常小的进步也必须奖赏,并且,只有进步出现才子奖赏。
    (4) 连锁技术(Chaining):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一个连锁或序列中的部分,当一个连锁被分析为相关的组成要素后,每一个部分可以分别地教和实践,然后综合成自然有序的行为:
    (5) 学习策略:儿童学习并不只是学习课程内容,还要学习有关策略。不能指望所有的任务都通过示范来学习,也应考虑其他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儿童就会在学习中较为灵活。
    五、对行为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模式的总体评价
    1、积极方面:行为主义课程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儿童的行为,并制定具体的行为目标,克服了传统课程目标的主观性、含糊性和抽象性,使课程从目标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尽管在一阵阵新型课程理念的“浪潮”声中行为主义课程理论似乎逐渐“销声匿迹”,但实际上它的课程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潜流”,并深深地“浸透”到每个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之中,可以说凡是“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存在的地方就能发现“行为主义的身影”。
    2、消极方面:受行为中义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和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的潜在影响,行为主义课程理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机械性,具体体现在:不太重视行为的内在原因,较少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人格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对自主学习活动重视不够,将儿童置于被动发展的地位。 
 

Baidu
sogou